2009年高考即將拉開大幕,高校招生有哪些新政策?2009各高校招生計劃、招生政策有何變化?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今天的嘉賓聊天室,我是婁雷。您現在關注到的是2009年全國高招系列訪談節目,今天的節目將繼續進行,和大家關注的學校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大家邀請到的嘉賓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招生辦主任蘇蓉老師來到聊天室和我們大家進行交流。蘇老師先跟網友,同學們,家長們打個招呼。
蘇蓉:各位家長,各位考生,下午好,非常高興今天第一次坐在聊天室和大家聊天。
主持人:剛才在上節目的時候和大家聊這個問題,我覺得大家對我們學校不夠了解,今年我也在寫關于志愿填報方面的書,才真正地認認真真查閱了一下我們學校的資料,一些優勢學科,我們一些科研方面的實力,忽然讓我覺得大吃一驚,這樣一個非常有實力的學校,在今天節目一開始,先給大家解除一下這個的誤區,大家對我們學校不太全面的了解,您先介紹一下我們學校。
蘇蓉:先簡單把我們學校介紹一下,對我們學校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首先我們學校是建于1934年,是著名的愛國人士于右任先生和楊虎城將軍一手創辦的,這兩位先生各位都非常熟悉,包括我們學校當時的名稱叫國立西北農林?茖W校,是戴季陶先生親自題詞的,當時為什么要建這個學校呢?20世紀30年代是抗日戰爭時期,當時西北連年自然災害,所以當時很多愛國人士就提出要開發大西北,建設大西北,要解決糧食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建立一所專門的學校解決糧食科研這些問題,所以由此產生了我們國立西北農林?茖W校。我們學校在1936年就開始招本科生,1941年開始招收研究生。上世紀90年代在黨和國家提出開發大西北的號角中,西北農業大學與同在楊凌的國家部委、省所屬的六所科研院所、林學院等合并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我國高校教育改革中唯一一家高校與科研單位合并的高校。我們學,F在是教育部直屬的重點大學,同時也是“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我們學校也是全國56所設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而且我們學校也提出了要以產學研緊密結合為特色,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為我們學校的發展目標。
主持人:聽完這些,大家會覺得這樣的學校,之前對我們學校的了解實在是太少了。
蘇蓉:不過在之前,因為學校的地理位置,南方省份同學知道的可能會比較少一些,北方很多地方還是非常熟悉這個學校的,尤其是西部省份,80年代叫西北農業大學,曾經西北農業大學簡稱叫西農,是西部縣長培養的搖籃,有這樣的說法。
主持人:在這樣的學校里做學問,我覺得是非常好的氛圍,而且有這么優秀的老師,非常著名的學者,對自己學校,對學生幫助很大。
蘇蓉:我們學校出了很多很出名的教授專家,我聽老一輩專家教授講到,大家都知道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先生,他一輩子從事糧食生產,在70年代、80年代,我們學校還有趙洪璋教授,以前沒有院士的時候,有全國學術委員會委員,趙洪璋教授從事小麥育種,他研究的“碧螞1號”小麥種子居我國小麥推廣面積第一,那個年代有這樣的說法“南有袁隆平,北有趙洪璋”。在我們學校校園里,學校老圖書館是郭沫若先生提的詞,在圖書館前面還有趙洪璋先生的雕像。包括現在2006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科院的李振聲院士曾經在楊凌生活工作了31年,他在小麥育種領域的研究成果獲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小偃6號”小麥種子長期主導我國小麥品種換代。
主持人:您作為分管招生方面的領導。
蘇蓉:為我們學校挺驕傲的。
主持人:面對這么多同學的申報,作為您特別想把學校真實的面目講出來。
蘇蓉:不過現在越來越讓同學們認識到我們學校的科研實力,師資、學術水平、教學水平。說實在話,我們學校的學生出去工作以后,大家會覺得非常踏實,工作是特別埋頭苦干,這是傳統,勤奮踏實。
主持人:給大家說一說今年的招生計劃。說完了這么多學校的好處,我們再說說今年的招生人數有沒有變化,分配到省的名額有沒有變化?
相關推薦:無綜合素質評價 復讀生2010年難參與自主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