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 王化深
眾所周知,高考填報志愿很重要。對于北京考生來說,填報第一志愿更重要。本人以曾經的考生、考生家長、大學教師和招辦工作人員的身份與各位談談填報高考志愿,供考生和家長參考。
說到填報志愿,許多家長會異口同聲地說:“難!”其實不然。填志愿切不可“賭博”,也不需要“賭博”。因為就目前來看,上大學并非是學生的最終目標,這只是第一步,上了大學后還有很多可以實現的目標。我與許多家長講,填報志愿“退一步海闊天空”。我認為,上“還算滿意”的大學和“比較滿意”的專業最重要。即使上了一般大學也可以考研、出國上更好的大學;即使錄到了一般專業,也可以通過學習和努力轉入滿意專業。
準確定位 選擇“還算滿意”的大學
客觀地為自我定位
高考填報志愿,對自己準確定位很重要。報什么大學及哪個專業一定要與自己在全體考生中所處的位置掛鉤。建議考生定位時采用如下方式:
一是近期(上學期期中之后)重要考試情況,主要考慮班級、學校成績排名變化規律,是上升、下降還是平穩(注意:名次在正負10名變化為平穩);
二是絕對分數的變化(正負15分為平穩)只作為參考,尤其要參考單科成績變化,作為尋找變化原因及努力的重點;
三是區縣重要考試的排名變化(100名變化仍為平穩);
四是根據這些重要考試,尤其是“一!焙汀岸!敝g所有類似高考試卷水平的考試的平均得分加之排名變化規律,得到比較合適的定位分數范圍。成績波動是正常的,切不可把某一次分數不加分析地當作考生的水平。
準確為學校定位
在填報志愿時,對學校的準確定位更重要。這實際是解決多少分能上這所學校的問題。筆者建議,要做到“四要”和“四不要”:
一是要去大學招生網站或通過學校簡章及宣傳材料查詢學校的錄取分數,而不要一味地“聽說”或按統計材料確定最低分數。因為錄取統計分數雖然是絕對真實的,但其中包含了當年所有錄取到該?忌姆謹,如自主招生和各種特長生的分數是可以低于統招提檔線的,考生要關心統招分數線。
二是要看學校近3至5年在本市招生的最低分數與當年本市本批次分數控制線之間的分差及其變化范圍,去掉特高或特低分數,然后確定其大概分數線(有一定規律和范圍),尤其可確定該校和其他學校的比較分數及位置。不要只看學校某一年的絕對分數和分差,更不要只看最近一年的情況。
三是要直接了解學校的層次、近幾年招生情況,尤其是政策(如人數、專業、二志愿及政策加分等)的變化,不要盲目地聽某幾個人說或社會上與高考關系不大的排序來“想當然”。
四是要統籌考慮京內高校和京外高校,不要過分追求在京就讀,更不必降檔在京選擇學校。
如果前兩個定位都比較準確,選擇學校就比較容易了,建議參考如下因素:
一是要把自己的分數定位與學校最低分數定位加10分來考慮;不要只看其最低分數與自己分數定位相同就選擇,因為這樣進學校有風險,選專業更無余地。
二是要選擇適合自己分數的學校,不要只憑感覺和某些人不負責任的說法來定位自己;某些行業特色學校具有很好的歷史、傳統、校風、教風和學風,在某些行業獨領風騷。有些考生只會根據校名判斷學校,忽視了學校還有一些有相當優勢的學科和專業。建議閱讀高校招生簡章,上網了解高校的全部情況。
三是選擇學校時要“稍保守”一點,以“把握比較大”為宜,不要僅憑自己曾經一兩次考出過能“搭上”某較高層次學校的分數,就“沖一沖”。冒這樣的風險毫無意義,一味無把握地追求名牌大學可能會導致連一般大學也難進的后果。